向着明亮那方
抵达红树林时,正是薄暮时分。西边的天红彤彤一片,圆圆的夕阳悬挂在天际,像烧红了的银盘。
因为骑着单车,便只能在堤岸边前行。这样,也就能近距离地欣赏周边的景色。
红树林看上去与山野中的林子没有什么区别,都是枝叶萋萋,绿意重重。但是它们的根却生长在海水里。任凭海浪汹涌澎湃,它自巍然不动,因此声名远扬,让许多人慕名而来。
我们向着夕阳,向着明亮的那方,慢慢前行。
骑过一段路,树的绿便被甩在了背后,只有水的绿了。浩浩荡荡一览无余的大海,在夕阳之下泛着绛朱色的涟漪。清澄的水和温煦绵长的光交汇在一起,迸发出一种温柔的力量,让一切都沉静了下来。
游人不少,但此处没有中英街的喧嚣,没有大梅林的欢悦。不管是骑行、漫步,还是闲坐在堤岸边的岩石上,暮光笼罩下的人流,眼神平静,神态自然,浑身上下,透着一份难以言传的圣洁和美好。
一群海鸥进入了我的视野,它们时而俯冲而下,时而仰天振翅,时而盘旋低回,时而伫立水端。它们,自由而又辽阔,生动而又蓬勃。也许,只有它们,感受不到白天和傍晚的区别,认准了光亮,便自在地起舞。
同样富有生机的,还有那轮依然在燃烧着的夕阳,把海面和天际都燃得一片通红。即便已是暮色四合,即便与西湖相去甚远,依然给人以“水光潋滟晴方好”的况味。
一个中年男人坐在乱石堆中看夕阳,偶尔也低头看一下手机,于是,那份诗意便被打了折扣。或者,在手机寸步不离的时代里,没有人是孤独的,但往往每一个人又都是最孤独的。我想起圣埃克絮佩里笔下的小王子,在他的b612号星球上,他一天可以看44次日落。如果他有手机,是不是还能如此呢?即便不常玩手机,在疾走迅奔的日常里,又有多少人时常会关心日出日落花云卷云舒,在意开花谢潮涨潮消呢?即便人在旅途的我们,刻意避开了步履匆匆的跟团游,依然在马不停蹄地赶时间。从早到晚,从中英街到大梅林小梅林再到红树林,纵然步履不停,但总还是感觉有点来不及。就如此刻,哪怕脚力疲惫,极想坐下来静看夕阳落山,却因为此处共享单车很难寻觅,担心自己的坐骑被他人骑走,也便不敢多做停留。
向着明亮的那方,越往西走,越靠近夕阳。然而,也只是一瞬间,它已坠落于远处的高楼大厦之间,不见了踪影。徒留一片火烧云在天际,时而静如峰峦叠嶂,时而动若龙腾虎跃。最后,连灿烂的霞光都消失殆尽,一切,都变得平静而熨帖。
黄昏用它特有的仪式,超度着每个即将消逝的日子。它既彰显了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渺小,也刻画着沉没之前独有的美丽,以及那份不可被忽视的顽强,让人神往,也令人敬重。
而那些在暮光中依然花开不败的人,都是向光而动,自在芬芳。比如杨绛,比如杜拉斯。她们自知,坚韧,饱满,淡然。她们脸上的藤蔓,饱经了岁月的风霜,绽放着时光的碧绿,有着更加灼灼的光芒。
本文地址:向着明亮那方作文https://www.cychengda.com/b/10184.html